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说明:本试题原文件使用word制作,有些图片以及文本框之类的东东在网页上显示不出来,各位老师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到我的网盘下载原版:苏教版小学科学测试题。
时限:40分钟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大家在这一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热胀冷缩、温度计、外焰、内焰、焰心、干冰、液体的热胀冷缩、凝结、蒸发、升华、传导、对流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 能准确测出物体温度的仪器: 温度计 。
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热胀冷缩 。
3.水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冷热水相互混合的传热方式: 对流 。
4.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 外焰 。
5.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 干冰 。
6.物体受热体积膨胀,冷却体积收缩: 热胀冷缩 。
7. 给水加热,水变成水蒸气: 蒸发 。
8.水蒸气遇冷后又变成水: 凝结 。
9.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导温度低的地方的传热方式: 传导 。
二.火眼金睛(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括号里)
1.夏天,我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是因为 ( A )。
A.浅色衣服比较好看 B.浅色衣服吸热能力差 C.浅色衣服吸热能力强
2.造霜时为了使温度降到0℃以下,我们一般会采用( B )。
A.加糖 B.加盐 C.加水
3.深色物体升温( A );浅色物体升温( B )。
A.快 B.慢
4.冬天手冷时,爸爸妈妈会用他们温暖的双手握住我们的小手,使我们的手变温暖。这属于( C )现象。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5.乒乓球瘪了后,我们把它放入热水中可以让乒乓球变圆,这种方法是利用了( B )的热胀冷缩。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6.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都很烫,这是因为 ( B )的原因。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7.实验课上,老师准备了一杯热水,让三位同学来测量,可是他们三个测量的温度却不相同:小明测得的温度是74℃,小红测得的温度是73℃,而小刚测得的温度则是75℃。这时,老师看了看温度计后,告诉大家小明测得的结果是正确的。你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B )。
A.热水的温度有变化 B.两位同学的视线没有与液注的凹面相平
C.温度计的刻度模糊 D.温度计的误差
8.下面图示中使用温度计方法正确的是( B )。
A B C D
9.造霜时加进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C )。
A.0℃ B. 0℃以上 C.0℃以下
三.科学阅读
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有一天,我正在餐桌前写作业,妈妈让我烧一壶水。我烧上水后接着写作业,因为离水壶比较近,可以听到水壶里发出的“嘶嘶”声。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听到水壶里传来“咯拉咯拉”的声响,我想这会儿水应该开了吧。我正想去关火,妈妈却说:“水还没开呢,你想喝生水啊?再等一会儿。”我疑惑不解地又回到餐桌前。
一会儿,水壶里发出的响声消失了,壶盖也叫了,这时妈妈才不慌不忙地去关火。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去关火呀?”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嘛。”妈妈说。
“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我很好奇。
“这还不简单,你再接一壶水,仔细看看壶里的变化不就知道了?”我又接了一壶水放在灶上,打开煤气仔细观察起来。开始的时候我发现壶内的侧壁和壶底都有小气泡向上钻。老师讲过水受热会形成水蒸气,这就是包裹水蒸气的气泡吧,这时的水壶有了些“嘶嘶”的响声。再给水继续加热,水中的小气泡聚成了大一些的气泡,大气泡往上升,上升的过程中发出了我刚才听到的“咯拉咯拉”的响声。随着水温越来越高,气泡越来越大,响声也越来越大。这时大概就是妈妈说的响水不开的阶段。我继续看,边看边吹着冒上来的“白气”,奇怪,响声渐渐听不见了,只看到壶里上面的水哗哗地翻滚,我把壶盖盖上去,这时壶盖的口哨声传来了,还真是开水不响。
至于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妈妈解释不了。我通过网络搜索这个问题,小博士终于把其中的道理弄明白了。原来水在加热过程中,尤其是水快开时,靠近壶底部的水就不断地变成水蒸气,这水蒸气在水中形成了许多的小气泡,小气泡较轻,被周围的水挤到壶的上部,而壶上部的水还没有达到100℃,小气泡因冷却收缩而被压破,于是发出了声响。当水烧开时,虽然小气泡增多了,但是壶上部的水已达到100℃,气泡直至上升至水面才破裂,对水的震荡减弱,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连烧开水都有学问,生活中的科学真是无处不在啊!
本文摘自《科学课》
1、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了吗?
答题要点:水在加热过程中,尤其是水快开时,靠近壶底部的水就不断地变成水蒸气,这水蒸气在水中形成了许多的小气泡,小气泡较轻,被周围的水挤到壶的上部,而壶上部的水还没有达到100℃,小气泡因冷却收缩而被压破,于是发出了声响。当水烧开时,虽然小气泡增多了,但是壶上部的水已达到100℃,气泡直至上升至水面才破裂,对水的震荡减弱,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2、文中的小朋友用了什么方法来研究问题的?
答题要点:提出问题→观察研究→上网查阅资料
3、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说明原因。
答题要点:文中 “壶上部的水还没有达到100℃”及“但是壶上部的水已达到100℃”中的“100℃”不完全科学,科学中的100℃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而我们在做实验研究时,水不到100℃就沸腾了。
四.科学探究
1. 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 |
研究过程及现象 |
我的结论 |
广口瓶、气球、水槽、冷水、热水 | 1、 将气球套在广口瓶上。2、 将广口瓶放入热水中,发现气球鼓了起来。3、 将广口瓶放入冷水中,发现气球瘪了。 | 气体就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 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任选一组进行对比)。
实验材料 |
研究过程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水、油、2盏酒精灯、2个铁架台、2个烧杯、2片石棉网、火柴、2个温度计 | 1、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2、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六分钟 |
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
五.数据分析
一小组在研究一杯热水温度变化的过程时,用表格做了记录,。请你根据表格记录的数据绘制统计图,并谈谈你的发现。
时间(分) |
0 |
2 |
4 |
6 |
8 |
10 |
温度(℃) |
83 |
75 |
69 |
64 |
61 |
58 |
我的发现: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我认为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