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爱网络的小学教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实验

第一单元实验: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验

第二单元实验: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实验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实验不多,第四单元《吃的学问》实验更少,只有一个分组实验,所以把这两个单元的实验合并在一起。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

实验器材:尺子、小鼓、豆子、饮料瓶、盐、音钹

实验过程及现象: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可以听到尺子发出声音,同时看到尺子在振动。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可以听到鼓声,同时看到豆子在跳动。

3、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可以听到瓶子里的空气发出响声,同时看到细盐在跳动。

4、用手摸喉部,发出“啊……”的声音,可以感到喉部在振动。

5、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可以听到音钹发出声音,同时感到音钹振动,随后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实验器材: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

实验过程:

1、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

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贴在袋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或摩擦桌子。

实验现象:

通过装有沙子的塑料袋听到的声音最清晰,通过装有空气的塑料袋听到的声音最不清晰。

实验结论:

固体传播声音效果最好,气体传播声音效果最差。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方向

实验材料:铅笔

实验过程及现象:

用铅笔敲击桌面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

声音转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实验名称:我们如何听到声音

实验器材:小鼓、鼓槌、纸屏、塑料泡沫小球

实验过程:

1、将塑料泡沫小球用线吊在纸屏框上,把纸屏立在桌子上。

2、敲小鼓,可以发现纸屏上的小球随鼓声振动。

实验结论:

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振动。人的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

 

实验名称:音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小鼓、黄豆

实验过程及现象:

1、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小鼓,发现用力敲小鼓时听到的声音大、黄豆振动幅度大,轻轻敲小鼓听到的声音小、黄豆振动幅度小。

2、用同样大的力度敲击小鼓,发现距离小鼓近时听到的声音大,距离小鼓远时听到的声音小。

实验结论:

音量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声源振幅越大时,音量越强,距离声源越近时,也会感到音量越强,反之,声音越弱。

 

实验名称: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长度、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空盒子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将三根长度不同、粗细相同的橡皮筋绷紧在纸盒上,弹一下橡皮筋,发现橡皮筋越紧,音调越高,橡皮筋越松,音调越低。

2、将一根橡皮筋绷紧在纸盒上,用用手捏住橡皮筋上的一段,使之不发生振动,弹剩余橡皮筋,发现振动部分越短,音调越高,振动部分越长,音调越低。

3、将三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绷紧在纸盒上,分别弹一弹,发现橡皮筋越细,音调越高,橡皮筋越粗,音调越低。

实验结论:

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系,越紧、越短、越细的弦发出的声音越高。

 

实验名称: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器材:米饭、肉、花生、碘酒、酒精灯、纸

实验过程及现象:

1、将碘酒滴在米饭上,发现米饭变蓝。

2、将肉放在酒精灯上烧,可以闻到烧头发的气味。

3、将花生在纸上涂抹,会发现纸上有油迹。

实验结论:

实验说明米饭中含有淀粉,肉中含有蛋白质,花生中含有脂肪。

赞(1) 打赏
转载请标明出处:高海鹏老师的博客 »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实验
分享到: 更多 (0)

留言 抢沙发

Protected by WP Anti Spam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