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去六中听了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李振村校长的讲座。讲座上,李校长主要介绍了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教育实验,从整体上向听报告的老师展示了“全课程”实验的概况,并由两位一线教师做了具体讲解,介绍了“全课程”下语文和数学的具体做法。听完讲座,既有收获,又有疑问,简要记述如下。
首先,什么是“全课程”教育实验呢?用“高大上”的说法,就是“以全人为培养目标,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抓手,以跨学科整合为基本策略,覆盖学校全部生活的综合性课程改革”,在“全课程”下,“学生学得更加饱满,学生学得更加开放,学生学得更有情趣,学生学得更接地气”。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所谓的“全课程”就是在原本“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打破目前各学科的课程设置,重组为一个一个的不同主题的“项目”,多学科并举进行学习,这就叫“项目学习”。
为了完成这项改革,亦庄实验小学改变了课程的设置,将小学6年重新划分为3个学段:始业学段(1年级)、常规学段(2-5年级)、毕业学段(6年级)。每个学段均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始业学段主要做好幼小衔接,学生以玩为主,在玩中学习,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学习主题;常规学段则以基于项目的主题学习为主;毕业学段主要做好小初衔接,主要进行心理辅导、应试辅导等,毕竟要考试,成绩还是要抓的。除了课程设置之外,还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方式,采取包班制、取消考勤、改革会议制度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查看李振村校长的博客,研究一下具体细节。
听完了讲座,我觉得“项目学习”固然不错,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广度,但学生学习的深度如何保证?李振村校长将传统课程比喻为一口口的深井,学生的学习虽然有深度,但没有广度,所有的知识都局限在一口口的井中,而“全课程”则是跨学科学习,可以将一口口的井打通。不过我觉得问题并不是“打通”这么简单,原因很简单,“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如果我们能在“井”挖完之后再“打通”,效果当然会很好。但问题是,小学生入学时还是一张白纸,连“井”都没有,何来“打通”一说?“井”还没开始挖呢,就在考虑“打通”的问题了,最终挖出来的,很可能是一条长长的水渠。学生在学习时,也很难将一个问题研究得很透彻,容易养成浅尝辄止的学习习惯。当然李校长肯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课程设置的时候,每周保留了一个“长时段课”,一上午就上一门课,希望可以深入透彻学生某一门课程。但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且不说一上午学习一门课会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单论学习效果,我认为就不如每天一节课,连上4天来的好。
比如下午两位老师做报告的时候,就提到了一个基于项目学习的整本书共读案例,读了《昆虫记》,就去养蚕,经历养蚕的整个过程,并拓展延伸到”丝绸之路“,最后上升到生命教育。学生在短短一个月中接触这些内容,肯定无法就某一个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学生的知识面确实拓宽了,眼界也跟着开阔了,但所有内容都是浅尝辄止,没有任何深度。
这些还不算,我觉得最要命的,是“项目学习”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可能某个项目可能牵涉面很广泛,文史理工无所不包,但“项目学习”的内容,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内容,也就是在这个项目中学到的知识,另一个项目中很可能用不到,这对于结构严谨的理工科来说是一个灾难,学生如果完全进行“项目学习”,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学到的东西全是零零散散的。所以说,“项目学习”偶尔搞搞还行,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但绝不是主流,在教学中,只能扮演配角,主角的光环落不到你头上。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