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科学 1 单元 白天和黑夜 4.看月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观察记录月相变化,知道月相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查阅资料,了解月亮的基本情况。
2.能在模拟环境下观察月相变化情况,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即总结月相变化规律)。
3.在课后能连续一个月实地观察月相,并用一定方式记录月相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观察月亮的变化,意识到坚持性在科学观察中的重要性。
2.能实事求是地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
突破方法:让学生通过月相盒观察,同时画下自己看到的月相的样子,进而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突破方法:教师及时关心学生记录的观察日记,在班级上交流,表扬写得好的,对写得不够好的提出自己的殷切希望,促使他们坚持完成。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主要对观察月相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学生长期观察的情况。
学法:学生需要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排球、投影机、卡片(每片上写有不同农历日期),将多功能教室布置成暗室,有关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看月亮》的一部分知识,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什么叫月相?
生:月相就是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
二、交流日记
师: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同学们记了月相日记。 现在,请同学们上台展示。
将一位同学的日记投影展示。
师:大家看一下,与你们的观察结果是否一样?
学生发表意见。
三、集体讨论
师: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你们发现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生:一个月中,月相由小到大。
生:由缺到圆,再到缺。
四、模拟实验
师:老师这里用线挂了一个乒乓球相当于月球,用投影仪光对准“月球”,请大家在“月球”周围观察一下,与你们的观察结果是否一样。
学生走近进行观察。
生:看到“月球”只有一部分是亮的。
师:月球明亮部分的样子就叫月相。 还发现了什么?
生: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月相不同。
师:是否和你们的实际观察结果一样?
生:是的。
(改变课本先模拟实验后实际观察的做法,现在,先实地观察后用模拟实验说明)
五、阅读资料
师:黑板上老师画了几种月相,分别叫什么?
生:分别叫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师:根据你的观察记录,这些月相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生:蛾眉月出现在初二,上弦月出现在初八,凸月出现在十二,满月出现在十五,残月出现在十九,下弦月出现在二十三,蛾眉月出现在二十七。
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生:上半月和下半月正好相反。
六、指导观察
师:每个月中月相发生一次规律性变化,那么一天中月亮发生什么变化呢? 怎样才能知道?
生:进行观察。
师:请大家看课本,学习怎样观察月亮一天中的变化。
学生自学。
师:怎样观察?
生:确定观察点不能改动。
生:在观察纸上画出景物,标出方向。
生:每隔一个小时观察一次,并画下月亮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课外继续观察,下次向大家汇报观察成果。
(因为前面进行过月相的观察,这里的观察方法由学生自学,放手让学生课外观察)
板书展示
4.看月亮
月相变化的规律
课堂作业
填空题
1.月相变化的周期是。
2.新月指的是天空中。
3.你所知道的月相有:、、、、、、。
参考答案:1.一个月 2.不出现月亮 3.新月 蛾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残月 下弦月
教学反思
第一,课堂体现动态生成性。 本课在探究月相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与月相有关的问题:为什么他画的月亮和我画的不一样? 月相有多少种形状? 这些形状分别是什么时候出现? 月相为什么会是各种各样的?这些月相之间会不会有规律?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随便指定研究问题,而是组织讨论,让学生自己解决,视情况决定后续教学。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清哪些是预设的,哪些是预设外的,预设的就按既定环节进行,预设外的要与教学目标对照。 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展开。
第二,正确把握教材的深度。 通过对月亮变化的定时观察,同学们要学会识别各种变化,学会寻找这些变化的模式。 学生在观察月相变化过程中,可以在日历上画出每天晚上月亮的形状,然后由教师揭示若干周内月相变化模式。 培养学生理解力的活动应该只限于观察、描述和发现模式,企图把这一理解扩大到利用模型进行解释不现实。
第三,让学生通过长期观察认识事物。 本课改变模拟实验的时机与作用,由先模拟实验后实际观察,变成先实地观察后模拟实验。 虽是小小的变动,却隐含着深刻的道理:科学认识来源于学生亲身经历,尽可能建立在真实情境中。 把模拟实验置后,保持了月相变化的神秘感,有利于引发学生长期观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