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爱网络的小学教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特别提示:原试题是使用word制作的,粘贴后图片以及文本框之类的元素在网页上显示不出来,各位老师可以到我的网盘下载原版:苏教版小学科学测试题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题

时限:40分钟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30分)

大家在这一学期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有趣的科学现象。我们大家一起来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

粗糙   凸透镜   光滑  凹透镜    平面镜  放大  缩小  聚光  分散  会聚  成像

光沿直线传播    直线   曲线   反射   折射

科学现象和自然事物:

1.反光效果越好的物体表面越——光滑     

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3.凸透镜的作用——   放大  聚光  成像

4.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5. 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                     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6.光在同一种物质中的传播路线——直线

7.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科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倒影如镜”形成的原因——反射

8.近视镜是——凹透镜                 老花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潜望镜是——平面镜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快又准)。(24分)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

2.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房屋

3.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亮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4.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B )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

5.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  )

A.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 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6.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B )

7.水中的鱼,实际上所在的位置要比我们看到的要(  A )。

A.深一些          B.浅一些          C.位置一样

8.最早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是(  B  )。

A.牛顿        B.墨子        C.哥白尼

三、生活大发现(15分)

小刚家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他的卧室正好在大马路旁边。晚上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格外热闹,这却给小刚带来了烦恼。车声、嬉笑声使他的学习受到影响。睡觉时尽管把窗帘拉好,灯光还是可以透进房间。对着这样的环境,小刚孤枕难眠。又有一天,小刚与爸妈一起去超级市场,突然远处的玻璃墙幕上一束耀眼的强光把小刚的眼睛给射花了,他迷惑不解,为什么大白天也会这样呢?

1.小刚受到了哪些污染?

光污染和声音污染。

2.是什么原因使小刚的眼睛给射花了?

反射

3.如果你是小刚,你该怎样来减少那些烦恼?

用双层玻璃 ,用棉花塞住耳朵,用不透光的布做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

四、小小分析家(快让你的脑子转起来,体会其中的乐趣)(15分)

随着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对光的研究渐成风尚,各种新式的光学元件都被用于观察五花八门的光学现象。凸透镜能将细小的物体放大;凹透镜则可以将大的东西缩小;而三棱镜就更奇妙了,它能将一束阳光折射成一条色带,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后来人们称之为“光谱”。

为什么白色的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变成七彩色带?在光学上颇有造诣的科学家牛顿精心设计了一个“判决性实验”。

首先,牛顿将房间的百页窗放下,房内顿时暗了下来。百页窗上有一个事选挖好的小洞,外面的阳光透过这个小孔投射在三棱镜上,透过棱镜后,色散成一条彩带投射在牛顿设置的屏幕上。屏幕中间开有一条垂直的的狭缝,牛顿随后将棱镜不断转动,使光谱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条色带,依次投射在狭缝上。在屏幕的后面,牛顿又设置了一道三棱镜,这样,七色光依次透过第一道屏幕狭缝,再经过第二道三棱镜,最后投射在第二道屏幕上。这时奇异的现象出现了,第二道屏幕上只出现单一的色光,却不再出现七色光谱。

经过一番思考,牛顿得出以下结论:白光是由折射能力各不相同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他再设计了一个“支持性实验”,牛顿在这次实验中用一只很大的凸透镜代替了第二个棱镜,结果,经过第一个棱镜色散后的光谱投射到凸透镜上,所有七种颜色的光会聚成一束白光!这个实验雄辩地证实:白光是由这些色光混合而成的。

牛顿马上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望远镜的改进工作上。牛顿的成功,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基础。

1.文中提到的光学元件有哪些?

显微镜  凸透镜  凹透镜  三棱镜

2.牛顿经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白光是由色光混合而成的。

3.牛顿的成功有什么意义?

牛顿的成功,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基础。

五、我爱探究(10分)

如图14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或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14乙),则光屏上就出现   红色        

六、我也爱发明(6分)

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的潜望镜,请画出原理图。

赞(1) 打赏
转载请标明出处:高海鹏老师的博客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分享到: 更多 (0)

留言 抢沙发

Protected by WP Anti Spam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