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的习惯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预习。预习是指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同学们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太经常采取预习的方法,但是通过预习,同学们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从而为大家接下来有的放矢地听课、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我们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一、预习的一般要求
1、明确预习任务。
明确要求,使预习有章可循。比如:三年级的学生预习的要求主要是自学生字、新词,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四年级预习要求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提出不懂的问题,圈点重点内容。五六年级的预习要求,除了三四年级的要求外,主要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标记精彩内容,写简单批注。也可以把课上交流的问题提前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做到有的放矢。
2、预习方法。
要提高同学们的预习能力,关键是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同样的道理,学会正确的预习方法,要比空洞的要求好得多,因此,同学们必须学会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以下预习的方法可供同学们参考:
(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的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_”,并在字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3、检查预习效果。
叶圣陶老师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所以,每次布置的预习作业,第二天同学们来了以后,教师一定会检查,并建立检查机制,确保预习的质量。生字词的检查主要通过抽读、听写的形式完成字词句的理解;问题的提出,可以通过质疑问题环节表现出来;对课文的理解,可以通过学习课文时进行检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对做得不够全面的同学要求补好并进行教育。让同学们充分意识到预习和书面作业同等重要,从而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几点,老师们会利用同学们的预习加上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上取长补短,在这种和谐相处中,预习也必将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老师们还会加强预习评价。对预习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及鼓励;对没有认真预习的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并给与帮助。久而久之,同学们就会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并逐渐提高预习的质量。总之,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同学们“学会”,而且要让同学们“会学”;不仅教给同学们知识,而且要交给同学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二、在同学们课前自学的基础上,课堂中同学们要根据自己课前自学的情况进行积极的发言,乐于与同学们交谈。让老师们看到你预习的良好效果。
三、独立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形式。它对于同学们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它能提高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巩固程度,它能促使所获得的知识通过形成技能而转化为能力,即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同学们认识到知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
四、及时复习善于积累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里,而新知识识记过后,遗忘很快就会发生,为此,及时复习是巩固、积累、内化知识的必然要求。培养同学们及时复习的习惯,首先,要指导他们根据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多次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能够阻止通常在识记后立即就会发生的急速遗忘,而多次复习,才能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否则,恢复已经遗忘了的知识,就要花费很大力气。如生字的识记,在每一课学完后及时地巩固,一个单元学完后再次复习,期中期末测试时再进行集中复习,这样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识记效果。其次,要教给同学们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复习并不等于单纯重复。机械重复活动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而且容易使大脑疲劳。运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则会使同学们感到新颖生动,激发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复习效果。还是以生字识记为例,除了采用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等常见方法外,还可采用找朋友(形近字辩析)、请你当医生(纠正错别字)、开火车(生字组词接龙)等多种方法,同学们往往在玩中生动活泼地复习巩固了知识。
五、写读书笔记、反思日记
写读书笔记、反思日记,可以帮助同学们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促使同学们主动地积累知识材料,学习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思想教育。
同学们写读后感式的读书笔记,应该注意:1.要教给写读后感的方法。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和写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以“感”为主,不要过多地抄录原文。2.深入理解原文,领会实质,抓一两个方面写感受,不要面面俱到。3.以练为主。训练初期评点可适当多一些,具体一些,学生掌握方法、适应上路后,可少评不评。
(二)学会小组合作
当老师们已经给我们分好了小组之后,我们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使得我们的学习效率更高呢?
首先,要选一位组长。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所以对组长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第一,组长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做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第二,要进行组长的轮换。当第一位组长已具备一定组织能力时,就要更换组织者,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同学们个别差异的不同,会明显表现出不同组织水平,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不能因同学们的差异就剥夺部分同学锻炼的权利、发展的机会,而要致力于在同学们原有的能力基础上使其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小组内合作时的互帮互助。同伴间的学习互助、支持很重要。教学实践证明,来自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当某个小组的同学发现某个同学拖了全组的后腿时,请不要弃之不顾,为了全组的荣誉,我们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同学,以求共同提高。而拖后腿的同学也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心,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小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很好地调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第四,学会表达和倾听。合作学习,更多需要合作者之间的表达与倾听,两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只有表达或只有倾听都不可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有时同学们常有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请同学们注意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要求自己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在大家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说什么 ?哪里说得好?还有哪里不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同学们的说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双方达成了有效的合作。
请同学们记住:小组合作,人人都是主人,人人有展示的舞台,这里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个性。